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为东华三院辖下的第十四所中学,创办于1995年,位于新界元朗天水围,毗邻为西铁车站,佔地约 7,000 平方米,为一所政府津贴的全日制男女中学,承蒙郭一苇先生家族慷慨捐款而命名。原称“东华三院郭一苇职业先修学校”,于1997年转型为中文文法中学。除普通中学科目外,亦开办多元化的科技、商业和资讯科技科目供学生修读。学校致力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以及培养他们的综合发展和应用共通能力,使他们能成为独立和自主的学习者,为升读大学、专上学院或将来就业作好准备。
学校特色
管理及组织
实行校本管理,有明确的行政架构和教师考绩评核制度。此外,本校于2000年注册成立了家长教师会,2004年成立校友会,2006年成立法团校董会。
学与教
本校重视教学效能,教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全校教与学的策划工作。
校风及对学生的支援
校风纯朴,关爱学生。坚持有教无类的信念,为学生教育和成长努力。积极引入社区及校外资源,提升教育质素。驻校社工和教育心理学家协作,密切联繫家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辅导。
学业及学业以外的表现
透过教研节、同侪观课、教学自评及公开课等措施,于校内成功营造专业交流的文化,而学生的学业表现亦持续改善。
语文政策
贯彻落实“两文三语”政策,著重语文基础学习,培养表达、沟通及思考解难能力。透过课堂学习、阅读计划、英语星期五及英语週、朗诵比赛、辩论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程政策
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校本课程,配合有效的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校方将加强学生在四个核心科目的学习,为其设立 电子历程档案,并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历。
学业评估政策
设有统测及考试,除一般习作、功课和小测外,亦会设计不同的专题研习,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拔尖保底措施
教务委员会于初中实施课后功课辅导班,支援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使其在导师的协助下完成家课及温习所学。而对于能力较佳的同学,教务委员会推行周六增润班,由专责导师设计活泼的课程,提升学生对于中文、英文及数学三个主要科目的兴趣,期望能提升其学业成绩及奋发向上的志向。 对于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本校亦聘任专责助理,为其提供课后辅导,协助有关学生应付学习上的问题。
升留班政策
已订立升留级标准,学生在学业和操行表现满意,才准予升级,并定时检讨和釐定升留级准则和指标。
资讯科技教学
已设立全校内联网系统及光纤网络,供师生使用互联网服务。每间课室设有多媒体设施,支援教师应用资讯科技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全校参与及照顾有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
学校成立“学生支援小组”,成员包括副校长、教育心理学家、辅导主任、辅导老师及驻校社工,定期举行会议,为有需要的学生制定及剪裁学习计划。
另外,校方亦鼓励教职员参与教育局“照顾不同学习需要”的培训课程,以提升教职员照顾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专业知识。
教师发展及培训
各科目全年举行五次教研节,提升教学质素。校方鼓励教师参与各科的课程或座谈会,提升专业水平。 发展及深化学校自我评估机制,提升学与教的成效。教务委员会安排全校教师参与的公开课,让教师能观摩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长处,以提升教学效能。校方又会于学年内举办三次专业发展日,探讨不同的教育议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本校重视教学效能,教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全校教与学的策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