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百廢待興,一批愛國人士於1946年創辦培僑中學。學校最初主要招收東南亞的華僑子弟,期望通過教育讓他們了解中國國情和發展前景,從而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支持力量,故定名為「培僑中學」。1949年以後,學生雖漸以本地生和僑鄉學生為主,惟「培僑」之名仍沿用不替。
培僑中學創立時,租用位於跑馬地樂活道名為「朗園」的別墅為校舍,設有高中、初中和小學,共11個班級。1955年,學校自行加建幾個新課室,全校擴至23班。
學校十分重視教學的改革創新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並在學界取得優異成績。1967年,培僑中學銅鑼灣分校新校舍落成,小學部遷至該處。1969年,上水分教處開辦。
1979年,朗園業主把物業售予發展商,培僑需另覓新址辦校。在社會各方大力支持下,培僑投得北角寶馬山一幅學校用地,興建新校舍,1983年2月落成啟用。新校舍配備泳池、室內運動場、飯堂和學生宿舍,為學生的學習和活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1980年代,隨著香港回歸祖國前景明朗,且學校的辦學成績獲得社會肯定,培僑中學於1991年9月成為第一批「直接資助學校」之一,開始獲得公帑資助,結束了創辦四十多年來飽受排擠打壓的不公平日子。
回歸後,培僑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2000年,培僑小學在小西灣開辦;2005年,中小學一條龍的培僑書院在大圍創立;2020年9月,培僑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於沙田興辦。至此,培僑教育機構建立起中、小、幼十五年普及教育的完整體系。2021年9月,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開學,開啟了為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人子弟提供教育服務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