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基督教会基道中学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下称“区会”)于1967年在港岛铜锣湾区创建的公理书院。踏入千禧年代,教育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改变,区会向教育局建议将公理书院搬迁至九龙土瓜湾崇安街新校舍。经教育局批准,2003年,学校正式迁往土瓜湾,并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基道中学”,展开了教育服务的新篇章。
学校特色
学校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为学生提供 信仰认识、基础知识、考察研究、生活教育、社群服务和体艺活动等六种学习经历,让学生在灵育、智能、情意和体艺方面有均衡的发展,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想。
(1) 语文政策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两文三语的能力。英语方面,我们以英语教授部份初中电脑课程及家政实习课,而综合人文科也会教授相关的英语词彙。此外,我们也会按学生的能力,在部份班别使用英语教导数学科及综合科学科。除却正规课堂外,每单月份早读时段进行英语阅读、午膳进行朋辈阅读计划、每月举办一次英语活动,内容丰富,包括英语话剧、比赛、游戏、周会等活动,更积极推动英语音乐剧,为学生缔造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我们也会充份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英语语艺课程及英语营培育学生英语能力。此外,普通话教授初中中国语文是我校特色之一。
(2) 学习和教学策略
我们注重学与教成效,努力营造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设备完善,教师广泛应用资讯科技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愉快环境下学习。我们推行“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并且透过非正规课程与正规课程互补,在初中推行人文学科课程统整、专题研习、模组课程及步出校园学习计划,达到“全方位、多元化学习”和“全人发展”的目标。高中课程选科组合採用弹性安排,让学生能按兴趣及能力选科。选修科目包括:中史、历史、经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资讯与通讯科技、体育、视觉艺术。
部分中五及中六学生修读由职训局开办的酒店营运,及岭南大学持续进修学院开办的应用心理学课程。高中艺术教育课程提供录影及剪片、音乐剧、舞台灯光效果、街舞、涂鸦、陶艺、电子琴等课程。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中作出客观及多元化的评估包括习作、上课学习情况、同侪互评、各科各类型的测验、统一测验和考试等。我们同时採用持续性评估及总结性评估,让学生清楚了解个人学习情况。总结性评估则每学期一次,全年两次。
(3) 品德培育及生涯规划
我们积极推动使命人生计划,透过初中生命教育,辅导活动及高中多元化的升学及就业辅导经历,帮助学生订立目标及为未来升学及/或就业作好准备。 我们推行“培育基道人”计划,培育学生养成尊重、自爱及勤学的特质。计划订定各项特质的行为指标,并由家长、老师及同学评分,达标者获取嘉许及奖励。培育同学积极态度,自定目标及方向,以推动主动学习。安排每天早读时间、各科按班级需要为学生订定阅读目标、经常进行好书推介、举办书展及作家讲座。
(4) 学生支援
我们关注提升学习自信,课后设五“升”级同学会,提供安静环境自修温习,让学生在同侪支援及导师协助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校有教育心理学家、驻校社工及训辅老师积极提供各项服务,支援学生成长。设立学生留校午膳制度,安排多元化午间活动,更提供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不同的兴趣及潜能。每年更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海外游学团,如:纽西兰、台湾、韩国等,拓阔学生视野,藉著与外国人交流接触,学习及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