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筏可纪念中学创校于1977年,当时是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主办、香港宝莲禅寺赞助之政府资助中学。香港宝莲禅寺方丈释智慧大和尚为完成宝莲禅寺已故大德筏可大和尚兴学育才之遗志,倾力筹建,落成后特将本校命名为佛教筏可纪念中学,永彰盛德。校舍位于香港大屿山大澳,为岛上第一所中学。
学校于2004年完成“学校改善工程”计画,为学校添置不少设施。校舍新翼楼高四层,设有教学辅导室、电脑辅助教学室、多媒体语言学习室和学生多用途活动室。校舍新翼内设名人廊及艺术廊等。自2008年,全校无线上网,建立各级学科资料库,校园设施更臻完善。2007年开始,本校增设学生宿舍服务,提供训练课程,务求实践全人教育理念。
本校致力发展多元化课程,照顾不同能力及志趣的学生。中一至中六级分别设立以英语及中文为教学授课语言的班别,透过分班,分组协作教学、戏剧教学,参加网上英语学习计画等大力提升学生两文三语水平。
自2009年9月新学年开始,本校转为直接资助文法中学,并得教育局批准成为取录非华语学生(NCS)的中学。为此,本校发展校本非华语学生的中文课程,使同学能参加校外公开试(GCSE及GCE),增加同学升学机会。此外,各科又利用地区资源,安排学生参加区内外不同类型的考察及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各展所长。
本校新高中课程贯彻“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理念,提供寛而广的课程。此外,本校继续参加与专上学院协作的“应用学习课程”,务求使学生具备职业技能;又积极利用校外不同资源,推动学生走出学校,放眼世界,认识国家,培育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及关心社会的新一代。
为提升同学的自信心及培养同学的坚毅能力,学校致力举办多项课后体育活动,如陆运会、远足、长跑、舞狮班、功夫班、啦啦队、粤剧班等。校方也成立不同球类校队,如榄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足球队等,以吸引不同兴趣及不同种族的同学参加,务求使他们在课馀有丰富的活动,藉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提升斗志及上进心,最后能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自2009年起,全校师生每天均进行早操活动。校长也带领老师和同学进行跑步活动。此外,在校长领导下,本校连续四年组成教职员队、同学队伍以及校友队伍,参加一年一度完成100公里的毅行者活动。今年校长也会组队参加。
本校致力发展融洽多元的校园文化,有幸连续七年获颁“关爱校园”奖励计划奖项,令人鼓舞。本校相信全体师生上下一心,缔迼和谐圆满的校园。